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數學家(四) 斐波那契(Fibonacci)

斐波那契 Leonardo Pisano Fibonacci
又稱比薩的列奧納多 Leonardo of Pisa

是一位義大利數學家,生於義大利比薩地區(1175年-1250年)
是西方第一個研究斐波那契數的人
也是將現代書寫數和乘數的位值表示法系統引入歐洲的人

以下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李奧納多的父親Guilielmo(威廉),外號Bonacci(意即「好、自然」或「簡單」)。
因此列奧納多就得到了外號斐波那契(Fibonacci,意即filius Bonacci,Bonacci之子)。
威廉是商人,在北非一帶工作(今阿爾及利亞貝賈亞),
當時仍是小夥子的列奧納多已經開始協助父親工作。
於是他就學會了阿拉伯數字。
有感使用阿拉伯數字比羅馬數字更有效,
列奧納多前往地中海一帶向當時著名的阿拉伯數學家學習,約於1200年回國。
這段時間他不僅學會了阿拉伯語,還對東方數學做過研究,
他相信阿拉伯人符號的計算是非常優越的。
1202年,27歲的他將其所學寫進《計算之書》(Liber Abaci)。
這本書透過在記賬、重量計算、利息、匯率和其他的應用,
顯示了新的數字系統的實用價值。
書中強烈支持與詳細描述阿拉伯符號,
在這部著作中,包含了新數字的讀法與寫法,
以及平方根等代數學的東西,
其中還包括一大堆數學問題,著名的費波那契數列就在其中。
這本書大大影響了歐洲人的思想,
不過在三世紀後印製術發明之前,十進制數字並不流行

列奧納多在《計算之書》中提出一個在理想假設條件下兔子成長率的問題
所求得的各代兔子的個數可形成一個數列,也就是斐波那契數,
所謂的費波那契數列就是
1、1、2、3、5、8、13、21、34、55、89、144、233...
不過列奧納多不是最早提到數列的數學家,
此數列最早是由印度數學家在第6世紀時所發現,
但因為列奧納多才使西方知道此一數列,因此而得名。

費波那契的才能後來受到國王的肯定,並因此被邀請入宮廷作數學競賽,在
成為熱愛數學和科學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坐上客

以上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8%96%A9%E7%9A%84%E6%9D%8E%E5%A5%A7%E7%B4%8D%E5%A4%9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