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丘成桐談空間的內在形狀-遠流出版社

以下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6397
丘成桐談空間的內在形狀
The Shape of Inner Space


作者:丘成桐、史蒂夫.納迪斯
原文作者:Shing-Tung Yau、Steve Nadis
譯者:翁秉仁、趙學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70430
內容簡介:
廣義相對論研究的是巨大尺度的物體──例如星體、甚至整個宇宙;
量子力學則研究甚至整個極小尺度的奇妙現象──例如原子世界。
弦論 (String Theory) 則企圖成為兩者間的橋樑。
從微細的「弦」振動開始,弦論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十維的世界中,
其中四維是我們日常生活感知的時空,另外六維呢?
透過物理學家的努力發現,1976年出現的「卡拉比-丘流形」 (Calabi-Yau Manifolds),
一個純粹的數學幾何結構,正好可以用來刻畫六維空間的內在形狀!
在《丘成桐談空間的內在形狀》這本書中,
丘成桐首次細說從頭,從古希臘時代柏拉圖等幾何學家、
到愛因斯坦到卡拉比和丘成桐自己等等的研究、他對幾何學的未來的看法等;
敘述了他幾十年來所有成就的來龍去脈以及心路歷程。
透過這本書,你可以深切了解近代數學和物理學研究的重要進展,
更體會到第一流科學家的研究精神!

作者簡介
丘成桐
丘成桐還在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念大三時,
獲得20世紀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
以及其他好幾位教授推薦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
約三年後拿到學位時,當時才22歲。
丘成桐獲獎無數,包括1982年榮獲相當於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費爾茲獎(Fields Medal);
1994年獲得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
1984年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15屆院士;
1997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10年獲頒沃爾夫獎(Wolf Prize)等,
均是國際上極高榮譽。
他並於1984年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15屆院士。
1976年,年方27歲的丘成桐解決了微分幾何中的一個著名難題「卡拉比猜想」,
其結果被稱為「卡拉比-丘流形」,後來被應用在物理學的弦論中,
成為描述宇宙空間的理論基石。
1979年,他又證明了每個符合愛因斯坦方程式的解都會具有正總質能量,
確認平直時空的穩定性因子。
他的研究橫跨數學和物理兩大領域。
丘成桐成功的解決了許多有名的數學難題,
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複幾何、代數幾何
以及廣義相對論等都有影響深遠的貢獻。
近年來,他更參與數學教育以及應用數學應用的推動。
自1987年起,丘成桐在哈佛大學數學系任教,目前剛卸任現為該系系主任。

史蒂夫.納迪斯 (Steve Nadis)
為著名《天文》雜誌 (Astronomy) 專欄作家,曾參與寫作過二十多本書;
在MIT、「關心世事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擔任過專任研究員,
也擔任過「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伍茲赫爾海洋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和WGBH / NOVA等機構之顧問。

譯者簡介
翁秉仁
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現為臺大數學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為低維微分拓樸、微分幾何。
曾參與近年國內數學教育改革;主持數學知識網站與、數學部編本網站;
《科學人》編譯委員。
曾經翻譯《數學:確定性的失落》及《科學人》多篇文章。
此外,曾為《沒有王者之路:幾何原本》經典3.0系列作導讀。

趙學信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現職台大數學系網站工程師。
曾翻譯有《Net & Ten》、《現世》、《數學:確定性的失落》(合譯)等譯作多本。
以上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63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